财税服务 作者: 多有米 4339人已查看
一、虚开发票是什么意思?
相信普遍纳税人听到虚开发票,第一想到的是“假发票”。这样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除了人们认为的虚开,就是开具“虚假”、“不真实”的发票,才叫虚开发票,其实虚开的定义要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二、 为什么要虚开发票?
虚开发票分两种类型:虚开普通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虚开普票,是指违反国家税收征管和发票管理规定、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普通发票用于企业虚列成本,造成利润减少,少缴企业所得税。
虚开增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税收征管和发票管理规定、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推荐阅读:《增值税13%降至11%税率,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务院令[2010]第587号)第二十二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三、杜绝虚开发票行为:
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以上3种情况均为虚开发票,多有米对此3种情况进行详细解释:
1、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首先正确认识什么是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就是说没有真实交易发生,却开具发票,这是虚开。
举些简单的栗子:
卖的是梨,开的是苹果的发票,这是虚开;卖了3个桔子,开的是2个桔子的票,这是虚开;卖的芒果是5块钱一斤,发票开的是7块一斤,这是虚开;水果卖给了张三,发票却开给了李四,这是虚开;甲卖东西给乙,发票却是丙开给乙的,这是虚开等。
简单的说,就是发票上的销货方、购货方、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必须与实际经营业务一致,反之,即为虚开。
2、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一句话概括就是:对外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的发票均为虚开发票行为。
栗子如下:
甲公司为逃避税款缴纳,公司法定代表人让好友任法定代表人的乙公司在没有实际交易的情况下为甲公司开具发票。以上,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属于虚开发票的行为。
多有米提醒:非常多的经营及财务管理者都认为对外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才属于虚开发票的行为,但是却忽略了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也属于虚开发票的行为。
推荐阅读:《发票备注你必须了解的九大规定》
3、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很简单,就是中间人也纳入虚开发票的范畴,情况有两种:
1、职业的中间人,以此中间身份赚取利益钱,在开票方与受票方之间充当中介角色赚取手续费,这种属于知法犯法;
2、出于好心,如刚好知道有多余发票和缺少发票的双方企业,出发点是想帮朋友个忙,做了介绍人,这种行为属于不懂法导致。
重点是,不管你懂不懂法,期间有无收取中介费,主要是介绍了,就必须接受一样的法律制裁。所以,杜绝介绍他人虚开发票行为,以免好心干坏事。
四、 虚开发票会造成什么后果?
1、税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虚开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推荐阅读:《开具发票超出经营范围是否属于虚开?》
为企业财税健康发展,可时刻关注多有米动向,深圳多有米,是互联网+时代财税的行业领跑者,专注于企业记账财税、工商变更服务。推行最具特色的0元公益注册公司服务,有着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团队在注册公司环节为创业者节省时间成本;与财税行业相结合,为行业发展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证企业财税合理规范化。欢迎咨询:400-968-3072
行业引领
腾讯、深圳市国资委投资
国家认证
国家/深圳高新技术企业
品质保证
10年企服经验
业务规模
100+城市网点
品牌信赖
20万+用户选择
媒体报道
广东电视台等联合报道
400-968-3072